研究报告

贵州茶叶斑点病病原系统发育学分析与生物学特性  

程宇豪1 , 黄小贞1 , 张金峰2 , 孟泽洪2 , 卢声洁2 , 李帅2 , 刘诗琪1 , 周玉锋2*
1 贵州大学茶学院, 贵阳, 550025;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贵阳, 550006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2 年, 第 20卷, 第 35 篇   
收稿日期: 2022年02月02日    接受日期: 2022年02月11日    发表日期: 2023年03月05日
© 2022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明确贵州省部分茶区发生的茶叶斑点病病原是否一致,本研究结合病原显微结构特征图像采集、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验证等方法对分离于 4 个茶区的 18 株茶叶斑点病病原菌株(QLC3A, QLC4, QLC5m, QLC6, QLC15-1, QLC15-2, QLC16, DS1, DS6, YQ10, AS3A, AS6B, CYX1, CYX1A, CYX4B, CY2B, CY7ACY12)开展了系统发育学分析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 18 株病原菌均为 Didymella segeticola,其中代表菌株 DS6 的最适培养碳源为麦芽糖,最适培养氮源为亮氨酸,最适培养 pH 值为 7,最适培养温度为 25 35 生长停滞,40 致死,在 MEA 中生长速度最快,与 PDA 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贵州茶叶斑点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叶斑点病;显微形态特征;系统发育分析;柯赫氏法则;生物学特性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20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程宇豪1
.
黄小贞1
.
张金峰2
.
孟泽洪2
.
卢声洁2
.
李帅2
.
刘诗琪1
.
周玉锋2*
相关论文
.
茶叶斑点病
.
显微形态特征
.
系统发育分析
.
柯赫氏法则
.
生物学特性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