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利用两个籼稻杂交F2定位水稻粒型、粒重QTLs  

蒋钰东1,2* , 罗俊涛1,2* , 况浩池1,2 , 杨扬1,2 , 陈光珍1,2 , 何兴材1,2 , 付均1,2 , 郑军1,2 , 曾正明1,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四川德阳618000;
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 四川泸州646100;
*同等贡献作者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5 年, 第 13卷, 第 3 篇   doi: 10.13271/j.mpb.013.001689
收稿日期: 2015年01月21日    接受日期: 2015年02月23日    发表日期: 2015年07月15日
© 2015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的数字优先出版(Online Publishing in Advance)论文,如果需要下载阅读全文,请您订阅。
 

推荐引用:

Jiang Y.D., Luo J.T., Kuang H.C., Yang Y., Chen G.Z., He X.C., Fu J., Zheng J., and Zeng Z.M., 2015, Identification of QTLs for grain shape and weight using F2 generation of two indica rice varieties, Fenzi Zhiwu Yuzhong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13(8): 1689-1694 (蒋钰东, 罗俊涛, 况浩池,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郑军, 曾正明, 2015, 利用两个籼稻杂交F2定位水稻粒型, 粒重QTLs, 分子植物育种,13(8): 1689-1694)

摘 要

本研究利用两个具有粒型差异的籼稻材料14931和R1961进行杂交、自交获得F2代分离群体。利用在亲本间有多态性的102对SSR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粒重4种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并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上述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上述粒型性状在F2群体均呈正态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12个与粒型性状相关的QTLs,分布于第1、第2、第5、第8、第10和第11染色体上。除qgl2-1qgl2-2之外,其余有10个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小粒亲本材料R1946。粒长、粒宽和粒重均分别检测到4个QTLs,但籽粒长宽比未能检测到QTL。其中,qgl1qgw5-1qkgw5-1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4.55%、26.28%和15.25%,为主效QTL,并且检测到控制粒长的qgl1可能是新的QTL位点。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和克隆新的粒型QTLs奠定基础。

关键词
籼稻;粒型;粒重;QTL定位
[全文 PDF]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3 卷
阅览选项
. PDF(0KB)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蒋钰东
.
罗俊涛
.
况浩池
.
杨扬
.
陈光珍
.
何兴材
.
付均
.
郑军
.
曾正明
相关论文
.
籼稻
.
粒型
.
粒重
.
QTL定位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