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叶用芥菜叶缘裂刻的功能优势探究及其候选基因验证  

滕九翠1,2 , 邓英2 , 唐兵2 , 陶莲2 , 王青青2 , 归俊娥2,3 , 曹冰东2,3 , 杨巍2 , 李魁印4 , 宋莉1* , 付文苑2*
1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 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贵阳,550025;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贵阳, 550006; 3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阳, 550025; 4 安顺学院农学院, 安顺, 56100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2 年, 第 20卷, 第 6 篇   
收稿日期: 2021年12月24日    接受日期: 2022年01月04日    发表日期: 2022年09月07日
© 2022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利用 2 个叶用芥菜叶缘全缘 DH 系‘MN001’和叶缘裂刻‘MU056’构建 F1 代为试材,通过测定七叶期叶片的光响应和 CO2 响应曲线,及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 QTL 初定位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和 RT-qPCR 验证不同时期不同组织器官中候选基因 BjuA040054 的表达,对叶用芥菜叶缘裂刻的功能优势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刻叶能更充分地利用光能,且 Pn 值与叶片裂刻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裂刻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且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 1 个与叶片形态发生相关的候选基因BjuA040054,开放阅读框 660 bp,编码 220 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甘蓝型油菜 BnaA10g26320D 编码的蛋白同源。RT-qPCR 分析推测该基因主要在营养生长期四叶和五叶期的叶片部位发生作用,且在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研究为进一步克隆叶用芥菜裂刻基因和揭示其裂刻性状的调控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生物信息学基础,并为裂刻芥菜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叶用芥菜;裂刻基因;光合作用;生物信息学;RT-qPCR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20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滕九翠1,2
.
邓英2
.
唐兵2
.
陶莲2
.
王青青2
.
归俊娥2,3
.
曹冰东2,3
.
杨巍2
.
李魁印4
.
宋莉1*
.
付文苑2*
相关论文
.
叶用芥菜
.
裂刻基因
.
光合作用
.
生物信息学
.
RT-qPCR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