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基于 ITS 序列的新疆野苹果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朱玲1 , 唐式敏1 , 韩硕2 , 张学超1 , 巴黑提亚1
1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伊宁, 835000; 2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 11000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2 年, 第 20卷, 第 26 篇   
收稿日期: 2020年10月10日    接受日期: 2020年10月23日    发表日期: 2023年02月08日
© 2022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本研究以新疆野苹果的三个主要自然居群(新源, 霍城和巩留)的 90 份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 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样品的 ITS 序列对位后长度为 603 bp,检测到变异位点 272 个,单一突变位点 114 个,简约信息位点 158 个,转换/颠换比率(R)为 0.56。基于 ITS 序列的 NJ树中,90 份新疆野苹果和外类群基本分成了三个大分支。各居群的新疆野苹果相互交融,且自展支持率较低。90 份新疆野苹果被分为了 32 个单倍型(Hd=0.926 3, Pi=0.029 66),巩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h=17, Hd=0.954 00, Pi=0.023 36),其次是新源居群(h=16, Hd=0.940 00, Pi=0.040 70),最后是霍城居群(h=1)。巩留与新源的亲缘关系最近,新源与霍城的亲缘关系最远。基于ITS的Tajima's D值为-2.335 94,在P<0.01水平上极显著,不遵循中性进化模型,新疆野苹果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自然选择。三个自然居群的新疆野苹果系统演化按照先巩留、新源后霍城的次序发生,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本研究旨在为新疆野苹果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nrDNA ITS;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20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朱玲1
.
唐式敏1
.
韩硕2
.
张学超1
.
巴黑提亚1
相关论文
.
新疆野苹果
.
nrDNA ITS
.
系统发育
.
遗传多样性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