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安阳, 45500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5 年, 第 13卷, 第 5 篇 doi: 10.13271/j.mpb.013.000051
收稿日期: 2014年03月18日 接受日期: 2014年06月05日 发表日期: 2014年08月20日
这是一篇《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的数字优先出版(Online Publishing in Advance)论文,如果需要下载阅读全文,请您订阅。
多数杂草稻的果皮是红色,该特征可用于稻田中杂草稻的早期的初步鉴定,也可用于水稻果皮Rc/rc基因的起源进化研究。本研究利用红色果皮Rc基因第六外显子的InDel标记RID14对来自亚洲不同稻作区的199份杂草稻(O. sativa f. spontanea)、24份栽培稻(O. sativa)和9份野生稻(O. rufipogon)进行基因型鉴定并与表型比对;同时对9份代表性杂草稻Rc-bHLH位点的DNA序列进行测序,并将其与下载的29份栽培稻(籼, 粳)和14份野生稻的对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亚洲杂草稻的果皮颜色的表型多样,多数(84.4%)为红色或褐色(由浅至深)、少数(15.6%)为白色,其基因型与表型鉴定结果高度一致;杂草稻红色果皮Rc基因第六外显子均为无14 bp缺失的类型,仅有一份中国东北杂草稻除外(为14 bp缺失型),揭示用RID14标记可以早期快速的鉴定稻田中红色果皮杂草稻;(2)测试的9份杂草稻其Rc-bHLH位点的DNA序列均较为保守,其中出现4个突变位点;(3)在Rc-bHLH部分区域(1~115 bp),红色果皮的籼型栽培稻、杂草稻和野生稻的DNA序列相同,但红色果皮粳型栽培稻与白色果皮籼型栽培稻和杂草稻在106 bp处存在一个A/G替换;(4)通过对比野生稻和栽培稻,杂草稻在Rc-bHLH位点核苷酸多态性多态性最高,但是野生稻在该位点Tajima'D 检验值呈显著,说明Rc-bHLH位点在野生稻中有选择性;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分为2个类群,类群1由白色果皮的杂草稻、籼型栽培稻和红/白果皮的粳型栽培稻组成;类群2由红色果皮的栽培稻(籼型)、杂草稻和野生稻组成。该结果暗示:在粳稻区,白色果皮的亚洲杂草稻可能由栽培稻退化返祖而形成的;在籼稻区,红色果皮的亚洲杂草稻可能经由栽培稻及野生稻杂交(如籼籼交或栽野交)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