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凤仙花授粉结实习性及品系多样性的ISSR分析  

韩雪梅1,2 , 梁银娟 1 , 侯志强1,2 , 巨秀婷1,2* ,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西宁, 810016; 2 青海大学, 高原花卉研究中心, 青海省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16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1 年, 第 19卷, 第 30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12月24日    接受日期: 2019年12月31日    发表日期: 2021年09月15日
© 2021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明确凤仙花授粉结实规律以及品系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利用单株自交、群体自交与开放杂交的方法验证凤仙花的结实习性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心室数目变化在 5~7 的范围内,雄蕊的散粉时间集中在 1 d内的 14:00-15:00。通过 ISSR-PCR 分子标记对 9 种主栽凤仙花品系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利用 11 ISSR 引物对 9 种凤仙花 DNA 进行扩增,共得到 77 个位点,其中 63 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到全部位点的 81.81%。检测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 1.826 1;有效等位基因数(Ne)1.000 0~1.993 5 之间,平均为 1.432 4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 0.107 8~0.498 4 之间,平均为 0.261 7Shannon's 信息指数(I)0.219 2~0.691 5 之间,平均为 0.400 5,证明凤仙花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阈值为 0.58 的地方,2 号品系被单独分开,在阈值为 0.65 的地方,剩余 8 个品系被分为 A B 两个类群。本研究针对凤仙花授粉结实的调查和多样性的研究可为日后获得株型、花色更加优良的凤仙花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授粉习性; ISSR;遗传多样性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9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韩雪梅1,2
.
梁银娟 1
.
侯志强1,2
.
巨秀婷1,2*
.

相关论文
.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
授粉习性
.
ISSR
.
遗传多样性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