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1300; 2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 31130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1 年, 第 19卷, 第 31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11月15日 接受日期: 2019年11月21日 发表日期: 2021年06月08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1 年, 第 19卷, 第 31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11月15日 接受日期: 2019年11月21日 发表日期: 2021年06月08日
© 2021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了揭示普通小麦进化过程中分化后的同源染色体结合到一个细胞核后是否会发生互作导致DNA水平的变异并引起表型变化,本研究以天然六倍体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CS, AABBDD, 2n=6x=42)和人工合成四倍体小麦(AADD, 2n=4x=28)为材料,杂交产生五倍体小麦(AABDD, 2n=5x=35),并研究其与亲本在表型与 D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表明:五倍体与亲本之间,以及不同五倍体个体之间在株高、抽穗期、芒长和小穗密度等表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利用 30个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进行检测,发现部分五倍体小麦植株 DNA序列的碱基数发生了变化,同 CS相比最多增加有 67个碱基对。同时还发现五倍体减数分裂中期I 染色体配对紊乱,存在高频率的单价体,且大多数五倍体小麦的花粉败育。上述结果表明六倍体普通小麦中的 A和 D组染色体与其二倍体祖先 A和 D组各自经过长期的进化,已积累了较多变异,使得同源染色体 DNA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当结合到一起时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表型变异。
关键词
远缘杂种; DNA变异;农艺性状;染色体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