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小豆VaWRKY33基因克隆及其响应锈菌侵染的表达分析  

殷丽华 , 杨阳 , 柯希望 , 崔素萍 , 张金鹏 , 左豫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作物 - 有害生物互作生物学及生态防控重点实验室, 大庆, 163319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卷, 第 5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9月16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9月20日    发表日期: 2020年12月09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明确小豆VaWRKY33基因在小豆抗锈病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小豆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了该基因全长,VaWRKY33全长2 442 bp,包含4个内含子,编码区全长1 620 bp,编码539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60.16 kD,理论等电点7.66,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有一个跨膜结构域,蛋白磷酸化位点85个。蛋白序列分析表明,VaWRKY33包含两个保守的WRKY结构域,锌指结构类型为C2H2型,属WRKY转录因子家族GroupⅠ亚家族。VaWRKY33启动子区分析发现,除核心作用元件外,主要包括光响应、逆境及组织特异性等三类顺式作用元件。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庆红1号’(QH1,抗病)及 ‘宝清红’(BQH,感病)两个抗性不同品种中,VaWRKY33均受病菌侵染而诱导表达,抗病品种中于接种后12 h开始显著上调,并在整个侵染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水平,而感病品种中于接种后48-192 h显著上调,因而推测VaWRKY33在小豆抗锈病中发挥正调控作用。

关键词
小豆(Vigna angularis);小豆锈病;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转录因子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8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殷丽华
.
杨阳
.
柯希望
.
崔素萍
.
张金鹏
.
左豫虎*
相关论文
.
小豆(Vigna angularis)
.
小豆锈病
.
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
.
转录因子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