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苦荞种质资源籽粒黄酮含量及籽粒性状的变异分析  

吕丹 1 , 黎瑞源 2 , 郑冉 1 , 郑俊青 1 , 孟子烨 1 , 石桃雄 1* , 陈庆富 1
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贵阳, 550001; 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1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卷, 第 33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5月29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6月05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8月01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研究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和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揭示影响苦荞籽粒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 212份苦荞种质籽粒黄酮含量、千粒质量、籽粒长宽比、籽粒周长、籽粒面积及产量进行了变异和相关性分析,且对不同粒色苦荞种质的籽粒黄酮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基于籽粒黄酮含量和籽粒性状的表型值对苦荞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籽粒黄酮含量的变异范围为 1.02%~2.84%,籽粒相关性状变异系数为7.10%~27.58%。籽粒黄酮含量与籽粒面积、籽粒周长、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粒色的苦荞籽粒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欧式距离为 16.36~16.88处,将 212个苦荞种质划分为 8个类群,其中 C1类群是籽粒黄酮含量的极高端类群,包含 30个苦荞种质,产量及籽粒相关性状均表现良好;C4类群是籽粒黄酮含量的极低端类群,包含 5个苦荞种质。本研究可为高黄酮含量的苦荞育种提供理论依据,C1类群的 30个苦荞种质可作为高黄酮、高产苦荞品种选育的推选材料。
 

关键词
苦荞(Fagopyrm tataricum);黄酮含量;籽粒性状;变异分析;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8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吕丹 1
.
黎瑞源 2
.
郑冉 1
.
郑俊青 1
.
孟子烨 1
.
石桃雄 1*
.
陈庆富 1
相关论文
.
苦荞(Fagopyrm tataricum)
.
黄酮含量
.
籽粒性状
.
变异分析
.
聚类分析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