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不同栽培密度和采收期对蒙古黄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王玲玲1,3 , 杨路存1,2 , 熊丰1,3 , 聂秀青1,3 , 肖元明1,3 , 李长斌1,3 , 赵晓辉1,2 , 郑智1,2 , 周国英1,2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810008;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08;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卷, 第 47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2月31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2月06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2月12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通过设置不同的密度梯度,株行距分别为 10 cm×25 cm (40×104 /hm2)15 cm×25 cm (26.7×104 /hm2)20 cm×25 cm (20×104 /hm2)25 cm×25 cm (16×104 /hm2)30 cm×25 cm (13.3×104 /hm2),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每个梯度 3 个重复;采收期为 8 月、9 月和 10 月,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和采收期对青海省蒙古黄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得到蒙古黄芪在青海省栽培的最佳密度和采收期。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采收期对蒙古黄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均有影响。随着密度的减小,植株个体指标测量值增加,但是群体产量整体下降。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得出,最佳的种植密度为 26.7×104 /hm2,在此密度下黄芪的综合性状和群体产量达到最佳。从采收期的综合评价中得出,10 月份采收的黄芪品相和产量最高。从生产实践和经济效益出发,青海省蒙古黄芪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26.7×104 /hm2,宜 10 月采收。本研究为青海省农业区蒙古黄芪的种植提供了参考技术,对当地的扶贫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填补了高海拔地区栽培技术的空白,实现了黄芪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olica);栽培密度;采收期;产量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7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王玲玲1,3
.
杨路存1,2
.
熊丰1,3
.
聂秀青1,3
.
肖元明1,3
.
李长斌1,3
.
赵晓辉1,2
.
郑智1,2
.
周国英1,2
相关论文
.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olica)
.
栽培密度
.
采收期
.
产量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