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农林大学, 基础林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 福州, 350002; 2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长沙, 410125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卷, 第 30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2月18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5月21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卷, 第 30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2月18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5月21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分析‘扬稻二号’与‘扬稻六号’的抗旱性差异,以抗旱性不同的两个籼稻品种‘( 扬稻二号’与‘扬稻六号’)为研究对象,检测了叶片的保水力及表皮渗透度,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叶片表面的超微结构,同时检测了耐逆相关基因在干旱处理前后的表达动态。结果表明:在离体情况下‘扬稻六号’叶片的失水率和表皮渗透度都低于‘扬稻二号’; ‘扬稻六号’叶片表面的气孔长度小于‘扬稻二号’,但单位面积内的硅质乳突、气孔及气孔周沿乳突数均高于‘扬稻二号’;一部分干旱相关基因在品种间共同诱导表达,如 OsPP2C 和 OsDHN,而另外一部分基因在品种间差异表达,如 OsSTPK-1、OsNAC6 和 OsZF1。这些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扬稻二号’与‘扬稻六号’的抗旱性差异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抗旱水稻;失水率;叶绿素浸出;叶片超微结构;耐逆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