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卷, 第 39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0月26日 发表日期: 2020年11月02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卷, 第 39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0月26日 发表日期: 2020年11月02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探究 43份不同居群偃麦草之间的遗传差异,采用 EST-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从 22对引物中共筛选出 8对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较好的引物,8对引物对 129个单株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 52条清晰条带,其中 40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 50%~87.5%,平均值为 75.51%;引物PIC 值为 0.44~0.51,平均值为 0.46;引物 Y122的PIC 值最高,为 0.51。(2)供试居群遗传参数分析表明,Nei's遗传多样性为 0.09~0.19,平均值为 0.13;Shannon's多样性指数处于 0.13~0.28,平均值为 0.19;材料 E08的各个参数均为最大,表明其居群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居群间遗传相似系数为 0.500 3~0.931 0之间,表明居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材料 E02与 E03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 0.939 1;材料 E11与 E29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 0.500 3。(3)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发现,31个居群的单株材料被聚在一起,其余 12个居群未被聚在一起,说明部分居群内部变异较大。(4)对材料进行地理种源分类,利用 NTsys软件,采用 UPGMA法进行聚类,总体表现为地理距离越近,遗传越相似,但伊犁地区材料与其他地区材料遗传差异较大。研究显示,供试居群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特别是居群内存在一定遗传差异。本研究为后期偃麦草资源的采集、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EST-SSR;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