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草果 AtNCED 基因克隆、表达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潘春柳1 , 姚绍嫦 2* , 黄燕芬1 , 唐美琼1 , 朱艳霞1 , 董青松1 , 余丽莹1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23; 2 广西中医药大学, 海洋药物研究院, 南宁, 530001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卷, 第 17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0月15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0月22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5月18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9- 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9-cis-epoxycarotenoid dioxygenase, NCED)ABA 生物合成的限速酶。诸多研究表明 NCED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 ABA 含量显著相关,在种子休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草果 AtNCED 基因的序列特征和功能,本研究以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rie)种子转录组为基础,采用 RT-PCR 技术克隆了一个 AtNCED 基因。该基因全长 2 372 bp,包含一个 1 830 bp 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编码 610 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tNCED 基因编码的蛋白在 N- 末端包含典型的叶绿体转运肽序列,在催化结构域含有 4 个高度保守的组氨酸残基。AtNCED 蛋白与芭蕉科马来西亚蕉同源性较高,与其他单子叶植物处在同一进化分支。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结果表明,AtNCED 基因表达量随着层积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该基因可能正向调控种子休眠,在草果种子休眠诱导与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地,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成功构建了 pBI121-AtNCED 过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农杆菌 EHA105。该研究结果为弄清 ABA 激素信号在种子休眠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草果;AtNCED 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8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潘春柳1
.
姚绍嫦 2*
.
黄燕芬1
.
唐美琼1
.
朱艳霞1
.
董青松1
.
余丽莹1
相关论文
.
草果
.
AtNCED 基因
.
克隆
.
表达载体构建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