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哈尔滨, 150001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卷, 第 13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6月08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7月18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8月15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卷, 第 13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6月08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7月18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8月15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白芨(Bletilla striata)是中国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对治疗褥疮、促进创伤面愈合、抑制创面感染具有重要功效。黄烷酮 3- 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 F3H)是调控植物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催化酶。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波利亚草(Boechera stricta)、荠菜(Capsella rubella)的 F3H 序列设计同源引物,对白芨中的黄烷酮 3- 羟化酶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命名为 BsF3H,并对 BsF3H 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对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BsF3H 基因的编码序列为 1 017 bp,编码 309 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的基因组 DNA 含有 2 个内含子;BsF3H 基因在花中的表达量最大,且在花蕾中最多。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白芨中花青素的代谢途径及临床用白芨品种的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白芨(Bletilla striata);黄烷酮 3- 羟化酶;克隆表达;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