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白菜型油菜黄籽沙逊和芥蓝种间杂交合成甘蓝型油菜研究  

张强1* , 赵艳艳1* , 谭亚飞2 , 常晓轲1 , 姚秋菊1 , 原玉香1 , 魏小春1 , 王志勇1 , 张晓伟1**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郑州, 450002; 2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 450001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卷, 第 30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3月27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4月29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1月29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是拓宽油菜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研究芸薹属物种起源与演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把黄籽沙逊的黄籽性状同芥蓝的优良特性相结合,本研究利用白菜型油菜黄籽沙逊(Brassica. campestris var. Yellow Sarson Pain, 2n=AA=20)与芥蓝(Brassica albograbra, 2n=CC=18)开展了芸薹属种间杂交研究,在 MS+6-BA 1.0 mg/L+NAA 0.1 mg/L+7%蔗糖+活性炭 1.0 mg/L的培养基上,通过胚珠培养从授粉7 d的140个胚珠中得到 6个远缘杂交胚发育而成的植株,其中 1个自然加倍成为双二倍体,随后应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对双二倍体种间杂种植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植株生长势较强,形态属于中间类型;根尖染色体压片观察显示杂种植株具有父母本的染色体数量之和; SSR 分子标记分析表明,杂种植株包含了双亲的遗传信息,由此证明了所获杂种的真实性,这为最后自交分离获得黄籽甘蓝 型油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芥蓝;黄籽沙逊;油菜;种间杂交;胚挽救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7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张强1*
.
赵艳艳1*
.
谭亚飞2
.
常晓轲1
.
姚秋菊1
.
原玉香1
.
魏小春1
.
王志勇1
.
张晓伟1**
相关论文
.
芥蓝
.
黄籽沙逊
.
油菜
.
种间杂交
.
胚挽救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