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长沙, 410128; 2 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310006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卷, 第 19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3月22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4月25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1月29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卷, 第 19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3月22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4月25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1月29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为改良优异两系不育系株1S (Z1S)的株型特征,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技术处理株1S (Z1S),得到一个苗期为白条纹的突变体,命名为 wl-1。以该突变体与粳稻品种日本晴杂交,得 F1 种子,进而获得自交F2 群体。遗传分析表明wl-1 受单个隐性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 wl-1 初定位于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 RM15851和RM15880两个标记之间。进一步扩大遗传定位群体,最终将 wl-1 精细定位于标记 inedl3和indel4之间的122 kb区域内。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域有 12个 ORF。对这 12个 ORF编码区逐个测序分析表明,其第 10个 ORF (LOC-03g52170),编码 4- 羟基 -3- 甲基丁 -2- 烯基二磷酸还原酶的第 2 个外显子上的第165位碱基处存在 1个碱基A替换为T的突变。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幼苗期与野生型株 1S 相比, 突变体中 LOC-03g5217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相应的野生型;同时突变体中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光合作用相关基因以及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叶色基因 wl-1 (LOC-03g52170)的挖掘,有利于进一步阐释叶绿体和叶绿素合成的生物学机理,同时为水稻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wl-1;白条纹叶;基因精细定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