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充, 37009;
2西昌学院, 农业科学学院, 西昌, 615013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8 年, 第 16卷, 第 2 篇
收稿日期: 2017年08月31日 接受日期: 2017年09月08日 发表日期: 2018年05月18日
2西昌学院, 农业科学学院, 西昌, 615013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8 年, 第 16卷, 第 2 篇
收稿日期: 2017年08月31日 接受日期: 2017年09月08日 发表日期: 2018年05月18日
© 2018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 要
表皮模式建成因子(EPFL)基因家族的成员参与调节植物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花序的结构和气孔密度等。本研究从小麦雄蕊同源转化型不育突变体HTS-1中克隆出一个EPFL基因(TaEPFL1)。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由3个同源基因组成(TaEPFL1.1, TaEPFL1.2, TaEPFL1.3)。通过小麦缺体-四体分析(NT)表明这3个同源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6D、6B和6A上。3个同源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363 bp,编码120个氨基酸,其中TaEPFL1.1和TaEPFL1.2的ORF完全相同。聚类分析表明TaEPFL1属于植物EPFL基因家族成员,与ZmEPFL1,ObEPFL1和AtEPFL1关系较近。Real-time PCR结果表明,TaEPFL1在HTS-1雌蕊化雄蕊(PS)中的表达异常显著。由此,我们推断TaEPFL1基因过量表达可能会导致雄蕊向雌蕊或雌蕊化结构的同源转化。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aEPFL1基因的功能和阐明了小麦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TaEPFL1;雌蕊化突变体;实时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