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16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6 年, 第 14 卷, 第 4 篇
收稿日期: 2015年11月30日 接受日期: 2015年12月09日 发表日期: 2016年01月18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6 年, 第 14 卷, 第 4 篇
收稿日期: 2015年11月30日 接受日期: 2015年12月09日 发表日期: 2016年01月18日
© 2016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青油14”(AACC,2n=38)为母本、白菜型油菜“青海大黄油菜”(AA, 2n=20)为父本杂交,经连续自交三代获得F4代4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单株为供试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物质渗入分析,结果显示:从油菜A基因组特异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5对特异性引物,新型甘蓝型油菜中大黄油菜基因平均渗入率23.0%。青海大黄油菜的A组染色体A1-A10遗传物质在新型甘蓝型油菜渗入率在12.2%-32.5%之间不等,平均22.5%。选取42份新型甘蓝型油菜对其花粉育性进行检测,除203-1、203-2两个单株花粉败育外,其余40个单株花粉可染率介于27.4%-96.4%之间。新型甘蓝型油菜单株之间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叶型、株高、花期等可大致分为偏白菜型、偏甘蓝型油菜型,分别占43.2%和56.8%。通过甘白杂交,对新资源进行亲代基因渗入以及花粉育性等相关研究,为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大黄油菜;新型甘蓝型油菜;基因渗入;花粉育性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