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6 年, 第 14 卷, 第 0 篇
收稿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6 年, 第 14 卷, 第 0 篇
收稿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接受日期: 1970年01月01日
© 2016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摘要
扭曲型云南松的成因一直处于争论之中,通过野外调查难以确定其主要是受环境影响还是受遗传控制。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云南松纯林居群中选取的直干型和扭曲型共计149份植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对AFLP引物共获得多态性条带数77条,多态带百分率为90.59%。丽江白汉场、大理云龙和楚雄永仁3个居群内直干型云南松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扭曲型,而大理剑川和禄劝屏山居群内2种干形的云南松则相反,表明不同干形云南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干形种类无明显的相关性。云南松2种干形植株在每个居群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系数(0.42~0.67)和较弱的基因交流(0.24~0.69)。AMOVA分析结果也显示每个居群内不同干形植株间的变异占了总变异的50%以上(53.67~72.30%),表明2种云南松干形间的遗传差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PCoA、UPGMA和Bayesian聚类结果均能将直干型和扭曲型云南松进行区分,表明云南松干形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云南松干形扭曲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