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国家水稻改良工程中心南昌分中心, 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 南昌, 330200;
2 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赣州, 34100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1 篇
收稿日期: 2015年08月12日 接受日期: 2016年08月31日 发表日期: 2015年11月04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1 篇
收稿日期: 2015年08月12日 接受日期: 2016年08月31日 发表日期: 2015年11月04日
© 2015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稻褐飞虱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各省稻区中稻晚熟品种及晚稻品种的主要害虫。培育抗性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通过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接虫鉴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将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分别导入到自选恢复系赣恢2688、赣恢4864和中组14中,最终获得遗传稳定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分子标记检测表明三个改良恢复系都携带纯合的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人工接虫鉴定结果显示,三个改良恢复系R1、R2和R3皆高抗褐飞虱;改良恢复系与4个不育系配制的组合之间抗性存在差异;农艺性状分析显示,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单穗重共7个农艺性状与受体恢复系差异不显著。证明本研究已成功获得了抗褐飞虱的改良恢复系R1、R2和R3,为选育抗褐飞虱杂交稻提供了重要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抗褐飞虱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