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作物种质创新与基因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 83200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9 篇 doi: 10.13271/j.mpb.013.001730
收稿日期: 2015年02月03日 接受日期: 2015年03月17日 发表日期: 2015年07月22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9 篇 doi: 10.13271/j.mpb.013.001730
收稿日期: 2015年02月03日 接受日期: 2015年03月17日 发表日期: 2015年07月22日
© 2015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的数字优先出版(Online Publishing in Advance)论文,如果需要下载阅读全文,请您订阅。
推荐引用:
Ye C.X., Zhuang Z.G., and Xie Z.M., 2015, EMS-induced cotton generations Iidentified and validated by molecular markers, Fenzi Zhiwu Yuzhong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13(8): 1730-1734 (叶春秀, 庄振刚, 谢宗铭, 2015, 新疆早熟陆地棉EMS诱变后代鉴定及分子标记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13(8): 1730-1734)
摘要
为了研究化学诱变技术在棉花种质资源创制中的效果及探索适宜的新疆早熟陆地棉种子诱变体系,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组合甲基磺酸乙酯(EMS)溶液处理新疆早熟陆地棉材料223种子。结果显示:在EMS浓度为1.0%,处理2 h是最有效的处理组合;在M1代中出现了叶片形状差异、第一果节真叶数量差异和植株矮化、双头等变异性状;M2代中获得双茎、子叶黄斑、无顶端等变异性状植株。对部分M2代及变异植株进行SSR分析表明,变异植株与对照在电泳条带上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在DNA水平上发生了变异,说明了变异的真实性。本研究获得的适宜诱变体系可为深入开展棉花种质创新及相应的机理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陆地棉;EMS诱变;分子检测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