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不同甘薯品种鲜切薯块褐变度的筛选及其聚类分析  

袁洁1,2* , 霍垲1,3* , 唐玉婷1,3 , 魏晓东1 , 李霞1,4** , 郭小丁1**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210014;
2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微生物资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210023;
3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5;
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14
*同等贡献作者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4 年, 第 12 卷, 第 12 篇   doi: 10.13271/j.mpb.012.000929
收稿日期: 2014年01月07日    接受日期: 2014年04月05日    发表日期: 2014年08月25日
© 2014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的数字优先出版(Online Publishing in Advance)论文,如果需要下载阅读全文,请您订阅。

推荐引用:

Yuan J., Huo K., Tang Y.T., Wei X.D., Li X., and Guo X.D., 2014, Studies on Selection Technology of Sweet Potatoes (Ipomoea batatas Lam.) for Browning and Their Cluster Analysis, Fenzi Zhiwu Yuzhong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12(5): 929-936 (袁洁, 霍垲, 唐玉婷, 魏晓东, 李霞, 郭小丁, 2014, 不同甘薯品种鲜切薯块褐变度的筛选及其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12(5): 929-936)

摘要

本研究采用苏18、宁28-5、苏渝303、宁28-4、宁26-2、苏11、苏17和高4-2等8个材料,利用FeCl3自发褐变的方法,对甘薯块茎鲜切截面的溶液浸泡,进行甘薯薯块研磨液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淀粉相对含量等的测定。结果发现:在一定的储藏时间内(20 d),利用自发褐化剂FeCl3,使褐化程度同步,通过甘薯块茎鲜切的组织学观察以及研磨液多酚氧化酶活性的聚类分析,可较全面地评价甘薯薯块的褐化特性。在筛选的8个材料中,苏11是易褐化的材料,而苏18则是不易褐化的材料,本研究将为甘薯褐化特性的选择提供可靠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甘薯;筛选技术;褐变度;多酚氧化酶;淀粉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2 卷
阅览选项
. PDF(0KB)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袁洁
.
霍垲
.
唐玉婷
.
魏晓东
.
李霞
.
郭小丁
相关论文
.
甘薯
.
筛选技术
.
褐变度
.
多酚氧化酶
.
淀粉
服务
. Email 推荐给朋友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