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高丹草刈割后再生部分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卢华雨 , 谭燕 , 康晨 , 于澎湃 , 罗峰* , 孙守钧*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学院,天津, 300384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35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8月29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9月06日    发表日期: 2020年11月02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为帮助农业生产者培育出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的高丹草品种,本研究以美国引进品系‘美引251(苏丹草)与国内品种‘忻粱 52(粒用高粱)杂交得到 300株的 F2群体后代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方法对再生部分相关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为高丹草育种以及分子标记提供条件。研究表明:株高、穗柄长、平均茎节长、叶片数、整株鲜重、茎秆鲜重、穗重、叶片鲜重都符合数量遗传并且各个性状相关性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株高符合两对主基因控制的 B-6模型,即等显性模型,不存在上位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 54.05%。叶片数符合一对主基因控制的 A-1模型,即加性—显性混合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 53.98%。穗柄长、茎节长、整株鲜重、茎秆鲜重、穗重、叶片鲜重 6个性状都符合由两对主基因控制的 B_1模型,即加性 - 显性- 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遗传率分别为 53.98%81.02%73.92%65.61%52.89%33.46%75.91%49.99%,并且穗柄长、旗叶长、整株鲜重、茎秆鲜重、叶片鲜重作为高丹草再生部分农艺性状的重要组成因子表现出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农业生产中对高丹草品种的筛选以及培育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的新品种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丹草;主—多基因分析;再生能力;农艺性状;遗传率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8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卢华雨
.
谭燕
.
康晨
.
于澎湃
.
罗峰*
.
孙守钧*
相关论文
.
高丹草
.
主—多基因分析
.
再生能力
.
农艺性状
.
遗传率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