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粗肋草‘中国红’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侯辛辛 1,3 , 谢孟丽4 , 孙琳斯4 , 邱宇森2 , 唐雯 3,4 , 陈健妙 2,3*
1 海南大学林学院, 海口, 570228; 2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海口, 570228; 3 海南大学, 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海口,570228; 4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 海口, 570228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27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7月18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7月25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6月02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为建立相对稳定、高效的‘中国红’粗肋草植株再生体系,本研究以‘中国红’粗肋草的嫩茎腋芽原基、嫩叶为外植体,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初代培养基、芽增殖分化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配比以及生根培养方法等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建立‘中国红’粗肋草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外植体为腋芽原基;最佳诱导愈伤组织的初代培养基为 1/2MS+2,4-D 0.2 mg/L+6-BA 0.5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腋芽原基83.3%,嫩叶为 23.9%;适合腋芽原基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 6-BA/IAA 组合,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5.7%~67.6%、主要以体细胞胚性途径形成再成芽、芽增殖系数 5.3~5.8;适宜的生根接种、培养方式为体细胞胚植株断根促根培养,生根苗生根率 99.2%。本研究已初步建立和优化以腋芽原基为外植体的稳定‘中国红’粗肋草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可进一步改良优化,为今后‘中国红’粗肋草工厂化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8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侯辛辛 1,3
.
谢孟丽4
.
孙琳斯4
.
邱宇森2
.
唐雯 3,4
.
陈健妙 2,3*
相关论文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