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16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30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4月27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5月06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6月17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30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4月27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5月06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6月17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白菜型油菜是西北高海拔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具有生育期短、抗寒、耐瘠薄等优点。本研究以‘靑油 14 号’(甘蓝型油菜)、‘青海大黄油菜’(白菜型油菜)为材料,进行种间杂交,将白菜型油菜的部分优良性状导入甘蓝型油菜中,并对不同杂交世代进行了花粉育性和遗传渗入分析。结果表明:‘青油 14 号’和‘青海大黄油菜’正反交,连续自交获得的正交 F3、F4、F5、F6 4 个世代和反交 F2、F3、F4 3 个世代花粉育性均随世代增加而逐渐恢复,从 82.22%恢复到了 92.30%。用 62 对引物对后代材料分析,杂交后代均有白菜型油菜 A 染色体的渗入,随着世代数的增加,渗入率趋于下降,而变异程度趋于上升;正反交的渗入率和变异程度有所不同,反交的渗入率高于正交的,但总变异程度低于正交;‘青海大黄油菜’中的 A 组染色体 A1~A10 遗传物质在甘白杂交后代中的渗入和变异程度均表现不同,说明以白菜型油菜大黄油菜为母本与甘蓝型油菜‘青油 14号’杂交更能获得大黄油菜遗传成分较高且相对较稳定的材料。通过对甘白杂交后代育性和遗传渗入的研究,以期为创制新型甘蓝型油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分子标记;花粉育性;遗传渗入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