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43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3月21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3月28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5月28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43 篇
收稿日期: 2019年03月21日 接受日期: 2019年03月28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5月28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通过分析评价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资源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同时构建核心种质,为刺梨资源的保护和发掘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 10 对 EST-SSR引物和 9 个果实品质性状指标对收集的 12 个刺梨自然居群(共 102 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原贵州省 32 份初级核心种质,采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进一步构建西南地区核心种质。结果表明,黔西(QX)居群拥有最高的 Shannon 信息指数 I=0.696 5,基因多样性指数 h=0.393 5,多态位点百分率p=84.62%;而古丈(GZ)居群则无论在分子数据还是表型数据都表现为遗传多样性最低;AMOVA 分析表明刺梨居群内遗传变异在 87%以上,居群间基因流 Nem 在 3.5以上、平均 Nei's 遗传距离(GD) 0.223。构建的 19 份核心种质等位基因保留率和稀有等位基因保留率均为 100%,能够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西南地区野生刺梨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内,居群间具有基因交流频繁、Nei's 遗传距离小等特点,构建的 19 份核心种质从等位基因保留率、稀有等位基因保留率及地理分布均能够较好地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自然居群以黔西(QX)居群遗传多样性最高。因此,野生刺梨的保护策略可采用就地保护黔西(QX)居群与迁地保护 19份核心种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关键词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EST-SSR;果实品质;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核心种质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