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小麦研究所, 临汾, 04100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38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2月05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2月18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2月17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38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2月05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2月18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2月17日
©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干旱缺水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小麦产量年度间变幅较大,尤其在小麦主产区黄淮地区更为严重。小麦抗旱节水育种是应对干旱的重大措施。本综述对小麦抗旱节水常规育种、抗旱节水分子遗传育种相关性状QTL 定位、抗旱相关功能基因克隆鉴定、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水旱亲本杂交与异地交叉选择是卓有成效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分子标记鉴定了关于根重、根长、胚芽鞘、高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性状的大量 QTL;42 个抗旱相关基因被克隆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验证,均从不同代谢通路上影响着小麦抗旱性;14 个来自不同供体的抗旱相关基因被研究者导入小麦品种后,转基因小麦植株的抗旱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植株在产量和其它抗逆性方面也得到提高。以上研究进展为抗旱节水小麦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
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水分高效利用;QTL 定位;基因克隆;转基因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