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CIMMYT小麦材料Kundan条锈病成株抗性QTL的定位与效应鉴定  

郑首航1 , 何员江1 , 雷加容1 , 欧俊梅1 , 杜小英1 , 陶军1 , 兰彩霞2 , 任勇1*
1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绵阳, 621000;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1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12月18日    接受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发表日期: 2020年06月17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严重影响中国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entro internacional de mejoramientode maizy trigo, CIMMYT)引进的条锈病成株抗性品种 Kundan和易感品种 Avocet构建而成的 131株群体大小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来研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遗传基础。通过小麦 50K DArT-Seq基因芯片技术完成 131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基因分型,经筛选获得了 1 293DArT-Seq标记,构建了分布于 21条染色体上的 22个连锁群,总长度为 1 715.934 cM,两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 1.34 cMABD基因连锁群长度分别为 809.379 cM674.469 cM232.086 cM。连续两年在四川绵阳调查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鉴定出一个位于染色体 1BL上的抗条锈病主效基因 QTL,位于标记G1107928G1121552之间,遗传距离为 5.5 cM,解释表型变异 14.8%~18.8%,发现该基因不同于 1BL上其他抗条锈病基因,具有成株抗性,为该基因的分子辅助选择和遗传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基因芯片;成株抗性;重组自交系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7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郑首航1
.
何员江1
.
雷加容1
.
欧俊梅1
.
杜小英1
.
陶军1
.
兰彩霞2
.
任勇1*
相关论文
.
小麦
.
条锈病
.
基因芯片
.
成株抗性
.
重组自交系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