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林业大学, 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2吉县刺槐种子园, 吉县, 042200; 3国有凌海市红旗林场,凌海, 121228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42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7月03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8月05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8月05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42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7月03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8月05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8月05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为揭示早期山西吉县国家刺槐良种基地收集不同刺槐种质资源的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及挖掘其中优异的种质资源,从而提高优异刺槐种质资源保护及有效利用。以 96份刺槐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调查刺槐的4个复叶性状及 7个小叶性状,通过分析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研究其叶片表型的多样性。结果表明, 11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 7.521%~21.602%,均值为 13.083%,多样性较丰富;复叶柄长与复叶长和复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小叶柄长与小叶长和小叶宽不存在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 4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79.582%,可以作为刺槐叶片性状选择的综合指标;聚类分析中,当平方欧式距离为 10时,将所有材料分为 6个类群, 第芋类群在测定的 4个复叶性状中为最优;在 7个小叶性状指标中,第芋、 遇类群的小叶长(LL)性状最优, 第郁类群的小叶长/宽(LL/LW)和小叶柄角(PA)性状最优, 第遇类群的小叶对数(LP)和小叶数量(LN)性状最优。以上结果对吉县宝贵的刺槐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日后刺槐叶片性状的改良和育种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刺槐;表型多样性;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