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3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7月05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7月25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5月24日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9 年, 第 17 卷, 第 23 篇
收稿日期: 2018年07月05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7月25日 发表日期: 2019年05月24日
© 2019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为了研究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基因,以甜瓜(Cucumis melo L.)抗细菌性果斑病品种‘MR-1’和感果斑病品种‘伽师瓜’为亲本构建 F2 群体,研究‘MR-1’中细菌性果斑病抗性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群体遗传分析表明,F2 分离群体病情级别个数呈现连续分布,为多基因控制。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repeats, SSR)分子标记结合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 BSA)对‘MR-1’抗果斑病位点进行初步定位。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 288 个 SSR 分子标记检测抗果斑病、感果斑病基因池,筛选出 15 个具有多态性的标记分别位于 LG5、LG6、LG12。对个体进行 SSR 分子标记基因型检测和连锁分析,将果斑病抗性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初步定位于 LG12。利用针对 LG12 上设计的共 90 对 SSR 引物检测‘MR-1’和‘伽师瓜’,其中共 20 个 SSR 标记在双亲之间表现为多态性。利用具有多态的分子标记构建 LG12 的遗传连锁图,进一步将 bfb-QTL12.1 定位于 CMMS35-4 与 DE1851 之间,两标记间物理距离约 3.4 Mb,遗传距离为 9.1 cM。本研究为后续利用抗性品种进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基因定位;SSR;QTL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