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西北旱地农家小麦品种抗旱生理机制探究  

杨倩1,2,3,4 , 袁飞敏1,2,3,4 , 王海庆2,3,4 , 陈志国 2,3,4* , 刘德梅2,3,4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01;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810008; 3 中国科学院高原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08; 4 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08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8 年, 第 16 卷, 第 32 篇   
收稿日期: 2017年12月25日    接受日期: 2018年01月12日    发表日期: 2018年12月25日
© 2018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为探讨旱地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生理机制,利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区水旱地基因型春小麦品种‘和尚头’、‘宁春 4 号’和‘高原 448’为材料,采用 PEG-6000 模拟渗透胁迫法,对种子萌发期胚芽鞘长度、胚根数目及长度、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种子萌发和活力指数、出苗率及气孔密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萌发指数差异显著(p<0.05),旱地品种各萌发指数均优于水地品种,这与旱地品种生长环境及长期人工选择有关。这对进一步确定西北旱地小麦品种抗旱生理形态指标,定位相应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春小麦;萌发特性;气孔密度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6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杨倩1,2,3,4
.
袁飞敏1,2,3,4
.
王海庆2,3,4
.
陈志国 2,3,4*
.
刘德梅2,3,4
相关论文
.
春小麦
.
萌发特性
.
气孔密度
服务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