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在云南水稻育种中的利用分析  

孙一丁 , 马继琼 , 杨奕 , 李进斌 , 许明辉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23;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 昆明, 650205
作者    通讯作者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2018 年, 第 16 卷, 第 17 篇   
收稿日期: 2017年06月22日    接受日期: 2017年08月24日    发表日期: 2018年05月22日
© 2018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
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
摘要

为明确Pi9等5个抗稻瘟病主效基因在云南省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利用状况,明确种质资源携带的抗性基因,本研究用4个分子标记对云南省80年代以来育成的60个推广品种和23份优异地方稻种的Pik-hPi2Pi9Pi5抗稻瘟病基因进行了分子检测,并对抗稻瘟病基因Pita第二编码区功能位点碱基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Pik-hPi5Pita在地方品种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分别为65.22%、52.17%和43.48%,而Pi9Pi2极少或未出现;现代育成推广品种中Pik-hPi5Pi9Pita频率分别为70%,38.33%,33.33%和11.67%,仅1个品种携带Pi2基因;一个品种一般携带5个基因中的0~3个;根据基因组合,可将83个品种归为14种基因型,现代育成品种具有14种,其中Pik-h(Pik-h)-Pi5(Pik-h)-Pi9等组合是优势类型;地方品种具有14种基因组合中的9种,2000年后审定品种中不携带或只携带1个基因的品种比例有所增加,且集中在Pik-h,比例高达此类品种的57.89%,抗性基因单一化严重,易造成成批品种抗性丧失。

关键词
云南;水稻;种质资源; 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

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
《分子植物育种》印刷版
• 第 16 卷
阅览选项
. 全文 PDF
. 全文 HTML
读者评论
. 评论
作者的其他论文
.
孙一丁
.
马继琼
.
杨奕
.
李进斌
.
许明辉
相关论文
.
云南
.
水稻
.
种质资源
.
抗稻瘟病基因
.
分子标记
服务
. 发表评论